互联网下半场,流量红利过后,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昂贵,企业纷纷数字化转型,以期通过大数据的能力充分挖掘流量价值,实现用户与营收的增长。近两年很多行业,尤其时OTA(在线旅游)行业受冲击严重,海外业务严重萎缩,国内出游也深受时不时爆发的的困扰,增长放缓只能勒紧裤腰带,开源节流了,一分钱当一块钱十块钱花。业务运营方面,需要更加精细化、精准化,提升运营的ROI以及流量的利用效率。
涨渔CDP的业务场景
(1)用户分析
了解用户群体特征,产品设计或营销投放充分考虑目标用户的特点,设计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,或投放更精准的用户群,例如中秋活动预热启动期,种子人群的选取及投放。
(2)实时触达
在用户行为路径中,增加触点交互,提升用户交互体验,并促进用户转化。例如用户在浏览多个商品都没有下单时,弹出优惠券刺激下单转化。
(3)流量分发
基于不同群体属性或兴趣偏好的用户,差异化展现产品形态,比如对于学生、务工、商务、出游等不同用户群体,提供更符合对应用户习惯的产品风格或服务。
(4)用户运营
对于生命周期处于预流失、已流失等阶段的用户,进行短信推送、AppPush等,通过红包激励手段,召回流失用户。
(5)客户关怀
生日关怀、会员福利、服务受损用户关怀,通过用户标签圈选目标用户后,进行站内触达或短信推送。你身份证生日当天,是不是也收到了各家银行或航空公司的祝福短信了呢?
涨渔CDP为您解决的痛点
1. 用户分层
能力弱标签迭代速度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,用户画像偏基础通用标签,对特定业务场景的个性化需求支撑能力不够,例如:要对近期参与裂变分享的用户进行激励,已有标签体系很难覆盖该需求。
2. 标签生产周期长
新增标签需求需要业务提需求给数据PM,数据PM转化后提交数据开发(离线、实时),开发按照业务逻辑清洗好数据后,导入平台,若没有做标签上线流程的配置化,此时还需要前端开发介入,整个流程耗时长,平均需求产生到上线一周左右。
3. 业务运营靠经验
一般精准营销平台强调基于标签圈人的能力,什么样的用户适合推什么样的产品,提供什么样的服务,靠运营同学人工操作,基于经验或数据分析,确定特定场景下的人群标签条件,圈选后进行后续营销动作。
4. 数据服务出口多
对于数据部门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用户或订单维度的API、Kafka、Hive表等数据服务,服务出口多,这些服务的业务价值、接口调用情况监管困难,上游数据及下游业务应用的血缘链路缺失,带来服务下线、异常管理困难,经常会出现一个接口不知道谁在调用,也一直不敢下线,最后成为僵尸接口。